您的位置:

首页>教育培训>培训动态

【IAMAC微享汇】第五十二期干货分享:保险资管信用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2017-06-20

摘要

本文首先从宏观形势、市场情况、行业现状等方面分析了保险资管业务信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接着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了对信用管理工作的思考与体会,最后介绍了风险投资限额体系、信用风险监测体系、舆情监测等信用管理的手段与工具。

编者按

本文根据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信用管理部负责人周凯在第五十二期“IAMAC微享汇”讲话稿整理,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协会与所在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周凯

编辑|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叶璇

一、当前保险资管业务信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宏观微观双重风险因素交织,威胁受托资产安全

首先,在宏观层面:一方面传统增长方式承压,转型尚未得到确认,经济增速下滑;另一方,金融降杠杆、货币供给偏紧,监管政策趋严,易引发踩踏式的局部系统性风险。

 

其次,在微观层面: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企业层面总体处于资产动荡、减值的状态,融资主体经营效率下降,财务呈现出资产流动性下降、盈利低迷,现金流恶化、债务负担在高位继续攀升。

 

信用主体的偿债来源一般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现金流的积累,或是外部融资的滚动持续。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可能后者更为重要。

 

信用评估对发行人业务的发展、行业的竞争力、财务表现等多方面的研究,最终还是要以外部的融资环境相结合,落实还本付息的现金来源。流动资金的融资一般以融资采购为起点,以销售还款为终点,周而复始地开展,因此,只要企业持续正常经营周转,融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当然,我们也要特别警惕庞氏融资,判断的指标有两个:一是当期的经营收入能否覆盖短期的融资,二是利息保障倍数。

 

(二)各类风险因素相互传导,风险的传染性不断增强

1.关联企业间传染。企业因担保关系、关联关系、交易关系等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风险因素如病毒一般在关系网上迅速传播。

 

2.区域之间传染。总部经济和异地融资,使得资金供给、实际用款、还款来源可能分属不同地域,使得区域间的风险传染不可避免。

 

3.显性/隐性债务间传染。企业的银行融资、债券等显性负债与“明股实债”、担保回购等或有负债、民间借贷等隐性债务并存,随时可能引发风险传导。

 

4.金融机构间传染。客户涉及多家银行、多种融资方式,债务劣变易引发交叉违约事件,使风险在不同金融类型机构间蔓延。在金融降杠杆、监管趋严的环境下,风险通过同业业务传导的可能性上升,传染性更强。

 

5.不同风险类型的相互传染。关注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声誉风险、市场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事件。

 

需要强调的是,以往通常认为金融机构客户的信用风险水平相对比较低,但是从近期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引发交易对手交易行为危机可以看出,违约风险在金融机构间的链式传导是可能发生的,尤其是在金融产品叠加投资的情况下,一旦基础资产裂变引发交叉违约,可能会导致风险是通过同业业务进行链式传导,这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有相似之处。

 

(三)突发风险事件频频发生,风险化解处置难度增大

1.企业筹资能力下降。部分企业或项目自身还款能力有限,需要股东方支持或再融资保障,而近期资金面持续紧张、资金成本持续推高,企业腾转挪移资金的能力下降,一时间难以弥补银行融资缺口。

 

2.资金链断裂风险。因企业的各种不正常经营活动和资金运用方式,资金缺口往往被隐藏在某一行业或者关联企业内部,未被有效监测、识别,一旦缺口无法弥补即造成资金链断链,无从挽回。

 

3.突发风险事件复杂棘手。信贷风险常常伴随高管风险事件、安全环保事件、业主维权事件、各类刑事案件、反腐败事件等多重突发性风险,风险事件爆发突然、恶化速度极快,且缺少有效风险化解手段。

 

4.过度融资加大处置难度。风险客户大都涉及多家银行融资,甚至涉嫌民间借贷,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实际负债与实际资产极不匹配,发生风险后必然是债权人争先上门,处置情况异常复杂。

 

(四)风险防控手段相对匮乏,增信措施掩盖实质风险

1.缺乏融资用途监控手段。债项结构不合理,融资期限一般与营运周期、还款来源回款周期不一致,且难于落实项目资金的封闭管理,存在项目外用款、融资存在被挪用的可能。

 

2.信用审查大多采取案头工作方式,难于准确了解具体业务和信用主体的实际情况。

 

3.融资业务大多发生在异地,投后管理的频率和现场调查难以保障,大多依赖公开信息或客户提供的书面材料。

 

4.增信措施以担保为主,难以落实土地、房产的抵押。

 

5.信用增级措施取代第一还款来源。对信用增级措施较为充分的融资类业务,容易在“三查”各个环节出现了过于自信、麻痹大意的情绪,降低了对第一还款来源的要求,看似层层保障,实际并没有起到降低风险作用。

上图是某大型商业银行在一段时间内全行的贷款情况和不良率数据,可以看出,信用类的业务的不良率只有0.24%,但是保证和抵押的不良率都高于2%,质押的不良率也高于1%。这样反常的现象在各个金融机构中都存在,一旦有了增信抵押措施,反而会疏忽对第一还款来源的保障。

 

(五)扩容带来多元投资要求,审查工作模式有待创新

1.保险资金可投资的领域、产品类型不断扩大,不同渠道、期限、资金成本的保险资金的投资需求增加。

 

2.第三方委外业务、集合产品、债权投资计划等极大地丰富了保险资管公司受托非保险资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资金来源。不同属性的受托资金风险偏好、投资收益要求和流动性要求明显异于保险资金,对信用管理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传统大量案头报告的模式难适应新形势下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需要。

 

(六)准则突出预期损失管理,风险精确量化要求提高

1.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的修订内容主要包括:(1)金融资产分类由现行“四分类”改为“三分类”,减少金融资产类别,提高分类的客观性和有关会计处理的一致性;(2)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由 “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以更加及时、足额地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揭示和防控金融资产信用风险;(3)修订套期会计相关规定,使套期会计更加如实地反映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

 

2.债权类资产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损失。新准则引入了三阶段法,包括对增加的信用风险预期损失进行特别确认,并对各阶段的特征、减值损失、利息收入的计算进行了规定。这将对资产管理公司信用评级的准确性、预期损失的量化、以及内部信用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信用管理工作中的不同视角和观点

(一)信用管理工作的定位

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都会感受到部门内外部对信用管理工作的认知都会有一些差异,包括:信用管理的定位是风险控制还是价值发现?信用评审解决的是风险大小的问题还是“YESorNO的问题?怎样比较“好企业”的“差项目”与“差企业”的“好项目”?在项目信用评审过程中,还款来源和增信措施哪个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评级时偏重时点评级还是周期评级?对于尽调信息,是否要站在信恶论的角度来分析?

 

以上观点并没有严格的对与错,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会有不同的定位。例如风控立场一般更强调纪律要求,要有清晰明确的投资标准,有红线和止损要求,而研究立场一般更偏柔性,关注违约概率的情况,可能性会更多。

 

不同行业和机构的情况也不同:银行业有一套完整的信用评级授信体系,有行业、区域的信贷准入政策,有一些标准化产品,还有严格的资产金融工具,因此银行业的信用管理是以风控为主。证券行业的信用管理则大多是依托固定收益研究体系来开展的。保险行业,尤其是大型保险机构的信用管理是重要的风控手段。

 

因此,信用管理工作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结合所在机构的发展阶段,结合公司服务的客户群体,要符合公司对自身能力建设的要求,以及信用管理团队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

 

(二)对信用管理工作的片面认识

在信用管理工作中常常遇到外部对信用管理工作的片面认识,例如:信用管理就是信用评级;信用评级就是对信用主体和债项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信用评估是对还款能力的分析,不需对资金用途进行审查;信用管理是对业务(投资)的干涉;信用风险管理可以彻底规避和消除风险,等等。

 

信用管理工作虽然要求独立,但不是与外界隔绝的。信用管理工作者需要就信用管理的基本理念与逻辑,多与相关部门的同事、客户等进行沟通交流,也为自身创造更为融洽的工作环境。

三、对信用管理工作的思考与体会

(一)信用管理的作用

在当前监管趋同的环境下,保险资管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信用管理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专业能力、覆盖面、支持力度、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将对支持业务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信用管理体系离不开业务部门的协作与配合

良好的信用管理体系离不开业务部门的协作与配合,这对于保险资管行业尤为重要。

 

首先,信用风险的揭示和度量只是风险管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风险管理实际上存在于业务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对监管法规理解和把握,尽职调查的完备性情况,业务方案的完善程度,法律合同的完备性,操作规程,考核跟踪排查,后续监控,估值处理等各个方面的环节,同时,还要做好随时应对风险变化的准备,保障受托资金的安全。光大永明奉行的是嵌入式的风险管理理念,相对于传统的仅仅传递评级符号,我们更多传递的是在审查业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风险点,与业务部门共同制定与风险因素相适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要求。在做出信用管理的策略和方案以后,更多地协助业务团队在整个资金或者产品的存续期深入到项目中,跟踪整个项目的资产运营情况。这是一套自下而上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三)实质风险的控制

实质风险控制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本源。

 

第一,界定实质风险关键在于三个问题:到底靠什么还款?还款的可靠性如何?是否有增信措施?我们在日程的审查工作中要始终向信用管理人员灌输实质风险控制的理念。

 

第二,要注重操作风险的防控。我们风险分析提出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管理要求和措施,都需要各个部门的落实到位。

 

(四)“分级分类”管理

“分级分类”的管理体系是提高信用管理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风险水平的资产,对于不同策略的账户,甚至对于不同的投资经理,风险管理的方式和风险监测的频率都是有所不同的。在信评人员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更多投入到资产投入产出比相对比较高的资产中去。

 

(五)信评人员应成为法律政策专家

信评人员应该成为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专家,这样在与业务人员的沟通过程中才能更具说服力。

 

(六)坚持走出去

外部信评机构在出具意见之前,通常会走进发行人或信用主体担保方进行访谈,更多地了解企业实际运营当中问题,而保险资管信用管理工作基本上依托案头工作,这样的方式获取信息是有衰减的。因此,信用管理工作要坚持“走出去”, 提高和保持信用管理的专业性。

四、坚持完善和丰富信用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一)建立风险投资限额体系。风险投资限额体系是将风险敞口控制在愿意和能够承受的水平以内的重要工具。常见的限额工具包括:授信额度、信用等级准入线、信用主体集中度、单笔业务集中度、投资期限控制等。这些工具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组合设立。

 

该体系的建立不仅是为了控制业务操作,更重要得是能够逐渐地使前台业务部门也有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意识,让他们能主动与信用管理部门的分析师进行交流,促进前中后台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二)结合风险因素分析提出业务办理条件和投后管理要求,并将其作为完善债项结构、控制业务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这项工作能让业务部分和信用管理部分对业务结构本身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往大家总是更关心主体,容易忽视债项结构等。近年来,通过对这项工作的不断改善和加强,前台部门逐渐更理解和适应信用管理部门的意见,也因为债项结构的改善获得了更多委托人的认可。

 

(三)建立涵盖行业、账户、个券的信用风险网状监测体系,结合风险事件开展风险因素分析和专项风险排查。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委托人对自己持仓资产非常关注,希望我们能够提供资产情况的跟踪意见,我们在应对这种需求时也逐渐建立了针对不同账户得监测体系。

 

(四)运用好舆情监测工具,重视信用主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判断风险传导路径,提高风险资产处置的主动性。

 

目前有很多舆情监测的工作,例如Wind每日都提供各种来源的负面消息,各类同业群里也有很多信用管理知识和观点,这些信息来源为分析师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径。

 

此外,还应关注信用主体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在工作提出对持仓资产要有负面信息的持续的跟踪,实际上很多违约资产的风险暴露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例如债务规模快速上升,亏损很大,由连续亏损导致暂停交易等情况都有逐步显现的过程。我们要求分析师,如果连续出现这种风险信息,要对其做出严重程度的判断,及时提示相关业务部门做相应的风险前置处置措施,提高整个资产处置的主动性。

五、如何看待集团总部的偿债能力

我们在业务中常常遇到集团总部只是财务和股权管理的这么一个平台,实际上自己不从事经营,对下游成员企业的管控力度也参差不齐,如何来评估集团总部的偿债能力呢?

 

集团总部的财务结构通常都是比较简单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下属企业的一些往来款、长期股权投资等,负债大多是都是银行借款、应付债券等,没有或只有少量的营业收入,利润主要来自投资收益。这些集团总部实际上很难仅靠投资收益来偿还负债,他们的偿债能力更多取决于三方面因素:第一,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债权的质量和可收回性,如果这些子公司经营情况正常,是很健康的资产,那么债权回收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第二,长期股权的质量,包括股权投资的市场价值以及变现的可能性,以及股权质押的情况;第三,集团总部对集团内部资金的调动能力,有些集团在成立财务公司之后,这方面能力可能会减弱。

主讲嘉宾简介

周凯,FRM,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信用管理部负责人,目前负责所在机构各类标准化债券投资产品、另类债权投资的信用评审和监测管理工作。曾在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授信业务部授信审批岗、公司金融业务部任职多年,具有丰富的信用审查审批经验和信贷业务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