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协会工作

第一届IAMAC资产管理发展论坛专家观点荟萃(五)

2019-07-26

第一届IAMAC资产管理发展论坛专家观点荟萃(五)

2019521日下午,“展望全球,慧聚发展”第一届IAMAC资产管理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是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办、协会第一届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协办、天利投资公司承办的一次汇聚海内外专家、探讨资产管理未来发展的盛会。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的资产管理、保险及银行等领域的知名机构专家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高管代表,就金融市场开放、资产配置策略、金融科技等主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研讨与对话。来自中外196家金融机构的330位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现将嘉宾观点进行汇总,以“第一届IAMAC资产管理发展论坛专家观点荟萃”系列报道的形式陆续在协会公众号发布,以飨读者。

 

主题:中国资管新格局下的机会与挑战

董日成,瑞银资产管理中国区战略与业务发展主管董事总经理(主持人)

苏罡,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浦彦, 领航投资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亚洲区投资组合主管

林羿,普信集团中国区总裁

Lisa LonginoMetLife投资管理高级董事总经理-保险资产管理主管

Virginie Maisonneuve,保诚亚洲瀚亚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

核心内容

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和资管新规的环境下,资管机构的机遇与挑战,客户的产品需求变化及外资进入中国趋势

苏罡:长江养老是中国的一家非常有特色,排名前三位的养老金管理机构。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目前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跟国外相比还处在一个婴儿期。在这样一个发展初期阶段,行业的特征就是监管政策跟市场化实践的互动。近年来, 2018年的资管新规推动行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国资管市场主要有七个大资管的模式,包括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基金公司专户和基金子公司的专户。在资管新规的推动下,在这七个模式中,信托、券商和基金的专户已经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规模持续下滑。但是,保本银行理财仅受到小幅的影响。保险资管、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主动管理的优势凸显,保持着较快的增长。2018年保险资管规模达到了18.33万亿人民币,年增长率达到9.43%,已经超越了券商资管,成为仅次于银行理财和信托之后的第三大资管行业。在这样一种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背后,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主动管理在迅速地替代通道业务。买者自担风险的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资产管理产品期限错配风险得到了一定缓解。市场格局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机会就是制度提供的机会,因为统一的监管标准消除了监管套利,才使得资本市场逐渐形成公开的、公平的、更加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资产管理市场,而这种资产管理市场也在推动我们初期的资产管理业,从过去可能在脱实向虚方面走得太远的路上往回扭转,进一步地走向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整个经济转型和长期的发展。

新的市场格局下挑战同样存在,挑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体系的转型不同步的问题,资管机构在转型,而投资者教育和产品销售方面的转型滞后,资产管理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并承担更多的责任。二是机构的市场战略定位还不很清晰,怎么才能更加有效地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打造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各机构的商业模式差异化,而不仅仅是追求规模的增长,清晰的定位是各资管机构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我作为养老金管理机构的代表,能看到养老金业务快速成长的机遇。养老金代表着一个社会的长期资本的积累,代表着一个社会消费升级的最重要的动力的来源,代表着一个社会走向成熟和社会公平的一种最重要的社会机制。近几年,养老金业务成长机遇来临的几个信号:2017年上半年基本养老保险市场化运作,2019年上半年第二支柱职业年金开始市场化投资,以及2018年上半年第三支柱个人税收递延养老保险产品开始试点。中国整个养老金体系开始建立,资金端在迅速积累规模。在养老金资产端,资管机构需要把可承受长期风险的养老金跟实体经济增长结合;同时,能够在资管新规的指导下,在金融产品的标准化过程中,获得更好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

Lisa LonginoMetLife一直与专业的资产管理伙伴合作,评估监管对业务的影响,我们的合作伙伴为我们的负债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市场一直在变化,对于中国既有机会也有挑战,我认为中国的保险公司是有机会的,他们可以跟已经经历过这些挑战的外国公司携手,或者进行开放的对话,了解他们的教训,学习适合的资产配置经验。保险公司应该考虑怎么样能够更好地与市场相适应,找到合适的工具,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期限更长的负债,怎样优化资产负债管理,获得更好的收益。另一个机遇是随着外国的资金进入中国市场,资产管理市场规模会不断增长,流动性越来越充裕,对于市场发展机遇很多。但是外国投资者需要更加透明的市场,需要开放政策的实际落实。随着市场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面临的一项挑战是怎样建立一个能区分公司信用的平台。这个领域也需要和外部的资产管理机构合作。这些机遇和挑战都需要放在宏观战略全局的角度下去考虑。

Virginie Maisonneuve首先来看养老金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老龄化速度非常快,资管产业不断地发展,投资需要更高的收益,养老金领域挑战和机遇并存。监管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外资机构需要考虑怎样调整经验和做法,以适应中国的环境。

ESG投资是另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领域。ESG投资是中国必须要做好的。2018年年底,中国有18家公司签署了UN PRIESG负责任投资原则,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公司签署负责任投资原则。我们是CFA的机构成员,上周在伦敦举行了一个会议,受会议的启发,我认为需要推出ESG投资方面的标准,希望中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

还有一个中国可以取得突破的领域是金融科技,包括怎样使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中国的隐私问题可能和欧美其他的国家也不太一样,中国在这方面是很有竞争力的,希望能够在大规模的零售业务方面取得创新和突破,找到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我们在这方面有经验和教训,可以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一步研究。

林羿:我来自普信集团,代表的是资产管理机构。我们在中国有十几年的运营经验。从外方机构角度看中国的市场,和本土机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的机会,首先是传统的机构业务机会,其次谈零售客户业务的挑战。在不同的传统业务层面,开始有新的分化和新的机会,家族财富、捐赠基金、慈善基金等都是新的机会。零售客户的挑战在于中国投资者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基民很像股民,投资的时间段都非常短,申购赎回的非常快,像我们这种美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很不习惯。所以我们需要在投资方面的重新安排,在运营管理重新学习怎么适应这种情况。

另外,虽然中国的监管在不断地进步,但是美国的法律体系是海洋法而中国是大陆法,所以法律的体系都不一样。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公司,希望法律能提供一个比较确定的答案,但是在中国往往没有这种答案。虽然中国的监管机构颁布了非常详细明确的法规,但是在具体执行方面有很多的灰色地带。我们发现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时候,在和我们的律师的沟通当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我觉得这是一项挑战。

二、中国投资者的需求和所要求的服务有什么变化,怎样把握这个机会

苏罡:首先要认识到中国投资者的多元化,这个多元化有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细分类型多元化。比如个人零售客户,除了传统的银行渠道,互联网渠道的个人零售投资者越来越多。在高净值客户方面,富裕的阶层以及更高端的家族基金在成长。机构投资者方面,除了传统的保险机构、银行自有资金的投资、理财资金等机构,新型的机构投资者如产业基金、捐赠基金的力量在增强。二是投资者的需求多元化,一个社会财富增长、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庞大的时候,会产生更加细分的需求,教育、养老、健康、传承上的需求,对流动性和和收益都有不同的需求。怎么才能满足这样一个初期的却又迅速多元化的中国资管市场的需求?一是从原点出发,认真地分析、了解教育和引导投资者的风险收益的偏好。二是从适当性出发,确保我们的资产管理产品能够跟投资者的风险收益特征有效充分匹配,需要我们打造更加差异化的产品和策略。三是丰富客户的体验,无论是从时间纬度还是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我们都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从产业整合的角度,把资产管理和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的服务相结合,投资于这些实体产业,满足客户对产品服务的需求。

Virginie Maisonneuve我们关注养老金方面的需求。中国有33%的人口在2020年会达到60岁以上,2030年养老金的规模预计达到130万亿美元。服务养老金体系的生态系统,包括人寿保险、养老金、健康保险等产品的整合。作为保险的资金管理机构,我们必须有策略的满足差异化需求,未来10年,我们将综合我们机构所有的EQIQDQ,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DQDigital Quotient)数字智商不仅用于资金管理,出色的资产管理能力再加上数字化的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提供解决方案。数字化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整个人口的寿命、人口发展趋势、人口构成等。对于退休老龄人口的趋势,我们必须要防患于未然,根据未来投资的风险回报,以及预期寿命来设计产品和选择投资策略。

林羿:作为一个外资的资产管理机构,我们发现一个新的现象,中国的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要求我们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大众化的产品,大众化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投资者的需求了。这些机构客户不仅包括中国政府的主权投资基金、社保储备基金还包括最近一些合作的保险公司。中国的大型保险公司向我们提出需求,给定目标收益、风险承受度及波动率,让我们提供一个量身订作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我们现有的产品。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新出现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给我们提出一些非常具体的投资指南,在此基础上,要求我们提供解决方案。

Lisa Longino为了满足保险的资金投资需求,在一些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希望有创新式的手段来进行投资,满足不同的需求。在投资方面需要多元化,在本土市场之外的多元化。我们看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需要走出国门,运用不同类别的投资工具。资产管理机构需要制定相关的战略,建立相关的能力,了解不同的资本类别,寻求外部的资源协助策划,尤其是一些产品需要深刻的洞察力和相关的经验,比如基础设施、不动产、私募基金。所以,我们关注能够提供这种差异化解决方案的能力,使得客户能够应对不同的监管环境,并且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这些定制产品能够适应不同的保险公司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需求。

浦彦:先锋领航在过去40年里主要服务于零售客户,我们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要确保所有投资者的投资是成功的。作为企业,大家都有自己的商业目标,那就是业务的成功。但有时我们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去关注我们的终端服务对象,也就是这些投资者。来自平安的万放先生谈到中国资产管理的未来可能和现在欧美市场的情况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我们分析这两个市场到底有什么差异,这样可以看到努力方向。第一,从产品设计方面分析,中国公募基金在资管行业的占比不足10%,其中70%的公募基金都是货币市场基金,表明中国的投资者需要低波动性的固定回报类的产品,是不是可以有一些产品能够达到类似的目标?基于投资者的不同的目标,需要有定制化的设计,比如有的客户基于养老需求投资,有些客户需要买房子或者是举办婚礼,还有千禧一代也在成长。资管机构必须要了解投资者未来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跟踪未来一年、两年的热点产品。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必须要从投资者的视角去思考。第二,从分销渠道分析,中国的分销费高,投资者不仅要支付管理费,还要支付15%甚至更高的分销费。如果能够减少费用支出,终端投资者将最终受益。第三,提供投资便利性,使得把收入变成投资的过程更加便利化。DCDefined Contribution固定缴费)型养老产品(401K计划)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从2002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在新员工的沟通会上,公司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养老产品的自动缴存选项。2002年美国的养老产品自动缴存率仅为1%,十七年后的今天,该比例高达50%。由此证明,投资者行为是可以被改变的,类似的改变可以同时满足资产管理人的期望目标和投资者成功的投资需求。这是一个基础结构的变化。第四,需要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性,也就是让投资者了解他们的资金被投在哪里了,绩效如何,风险如何。以上这四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机构才能成功的服务终端投资者。

三、外资投资管理人在中国的机会

Virginie Maisonneuve保诚集团旗下的瀚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201810月登记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最近,我们取得了新的进展,在中国发行了第一支产品。我们和中信在保险和资产管理方面还有很多合作。作为外资资管机构,我们希望不仅仅为中国市场带来定制的资产配置或稳健的固定收益产品,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全球投资人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口。我们一直在跟踪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从第一支B股到现在丰富有深度的资本市场。我们也经历了很多波折,现在在中国市场的进展令我们非常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