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债权投资重大工程获利好:优化增信安排 提高注册效率

2017-05-23

昨日(5月22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债权投资计划投资重大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对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大工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继保监会近期发布多项文件支持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之后,相关配套细则紧跟落地。

《通知》显示,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投资计划形式投资对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大工程,将在增信安排和注册效率等方面获得政策倾斜。

对于债权投资计划形式受到政策支持,一位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债权计划可以把保险资金的特性跟经济发展结合得很好,也是目前非常好的模式。”

据了解,保监会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监管政策,按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进一步疏通保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重大工程债权投资计划优先办理

昨日,保监会在官网发布消息称,为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根据《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保监发〔2012〕92号),保监会下发上述《通知》。具体来看,《通知》对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投资计划形式投资重大工程,给予风险可控前提下的政策支持。

首先是优化增信安排,扩大免增信债权投资计划的范围。《通知》明确,债权投资计划投资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重大工程,且偿债主体具有AAA级长期信用级别的,可免于信用增级。

根据中国证券网报道,“据接近监管部门的业内人士介绍,按照现有监管规定,债权投资计划免增信条件较高,关键指标是要求偿债主体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资产不低于300亿元、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亿元。但能够同时满足这些指标的融资主体并不多,如通过Wind系统测算,同时满足上述指标的国内发债主体仅155家(金融类企业除外),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险资金投资重大项目的力度。”

针对这一问题,《通知》在原有免增信条件之外,扩大了范围。

据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水利、能源、交通以及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投资规模大,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强。在项目论证、立项和审批等阶段,相关部门已进行了严格评估和规范,投资风险可控。适度简化增信环节,可在不增加实质性风险的同时,简化交易环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扩大有效投资。

此外,《通知》还明确,对投资“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的债权投资计划,建立专门的业务受理及注册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满足重大工程融资时间紧、效率要求高的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建立绿色通道,是保监会在支持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以贯之的监管思路。

连续发文支持险资投资实体经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保监会连续下发了多份文件支持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5月4日,保监会在《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大力引导保险资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包括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军民融合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进保险资金参与PPP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

保监会在4月27日下发的《关于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支持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和私募基金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投资“一带一路”重大投资项目,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近年来,随着政策频频落地之后,保险资金对接实体经济已出现明显变化。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末,保险资金累计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基金、信托等形式,直接投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工程,累计金额超过4万亿元。

来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提出至2017年3月末,保险资金投入6260.04亿元;自2014年9月长江经济带规划出台至2017年3月末,债权投资计划投入1844.08亿元;自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领通过至2017年3月末,债权投资计划投入903.42亿元;自2013年7月国务院提出棚户区改造至2017年3月末,债权投资计划共投向2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向全国9个省份和2个直辖市投入1041.06亿元。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涂颖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