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协会工作

段国圣:保险资管公司发展战略——新形势下的挑战与应对

2021-11-24

 

 

段国圣 

协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首席投资官、泰康资产CEO

 

 


保险资管公司发展战略——新形势下的挑战与应对


 

一、资管行业发展新趋势

(一)资管行业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未来前景广阔

1.资管新规以来,国内资管行业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2014-2017年,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年化复合增长达到27%,但增长质量不高,存在监管套利、资金空转现象。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以来,行业复合增速放缓至2%,但各子行业分化明显,通道类业务快速压缩,资管业务维持中高速增长势态。

2.我国资管行业未来前景广阔。第一,我国“资管AUM/名义GDP”、“资管AUM/M2”两个比例与美国相比还有差距,资管行业深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第二,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是经济转型和融资方式转型的必然结果,资管业务相比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更加符合直接融资、股权融资的要求。此外,近年来外资巨头也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加紧布局,表明其对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看好。

(二)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三大机遇

我国资管市场面临三大机遇:养老金、高客财富管理、居民财富配置。

1.养老金:养老金是全球资产管理市场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据统计,2020年末全球养老资产规模达56.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64%。已披露养老金管理规模的全球前500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中,养老金业务占比平均达到48%。我国养老储蓄缺口较大,人口老龄化对养老资产积累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一支柱基本养老和全国社保基金合计约8.5万亿,二支柱企业和职业年金合计约3.5万亿,养老金资产占GDP的比例仅12%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25年,第一、二支柱养老金资产规模有望分别达到16万亿和8万亿。第三支柱目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未来空间同样巨大。2.高客财富管理:全球范围来看,高净值客户历来是资管机构财富业务的重点对象。根据BCG调研,可投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高净值客户数量占全部财富业务客户的比例仅为35%,但贡献了83%AUM73%的资管业务收入。我国高净值客户群体正在迅速崛起。机构调研显示,预计到2021年末,中国高净值人士(1000万元)累计可投资资金近100万亿元;如果维持当前15%的增速,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接近170万亿的规模。

3.居民理财市场:居民资产中房地产和存款占比高,居民资产向金融资产转移是长期趋势。我国居民资产配置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金融资产占比低、房地产占比过高;二是金融资产中,无风险资产占比高,风险资产、资管产品占比相对较低。综合看,居民资产中住房和存款合计超过70%,伴随房住不炒深入人心、理财意识逐步崛起和财富向年轻一代转移,居民财富向金融资产转移是长期趋势。

(三)三大市场对均衡策略、特色策略有较大需求

在养老金方面,第一支柱为半委托模式,主要由社保基金开展资产配置。第二支柱采取“固收+”模式,主要由投资管理人开展资产配置。第三支柱面向个人投资者,对缺乏资产配置和经验的个人,均衡策略有很大吸引力;而年轻投资者可能偏好特色策略产品。

在高客财富方面,部分高净值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关注弹性较大的特色策略化产品;也有很多高净值客户对资本市场波动比较敏感,青睐“固收+”策略。这几年信托非标供给萎缩,未来“固收+”是很好的替代策略。

在居民理财方面,稳定回报、增值保值是基本诉求,“固收+”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一方面,在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单纯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无法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另一方面,股票市场长期回报高,但A股市场的波动性过大,超出普通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过程中难免出现追涨杀跌等短视行为。固收+策略能够更好控制回撤,未来接受度有望继续逐步提升。

(四)行业竞争新格局:从成本和效率的竞争转向用户体验的竞争

更高质量、更低成本和更好体验,是商业机构价值创造的三种模式。在资管行业,业绩和成本的竞争优势面临天然壁垒。未来竞争中,围绕提升客户体验打造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好的客户体验以业绩回报为基础,还包括提供更多服务,如在资产负债管理、偿付能力、资产配置、税务优化等方面的综合服务等。

(五)行业竞争新格局:数字化成为竞争新高地

资管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正在加快。数字化进程正逐步向投研、运营、风控、产品销售和客户等资产管理业务的全链条渗透,并重塑资管机构的竞争优势。首先,数字化可以提升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其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业务赋能,明显改善客户体验。最后,随着技术发展,在科技、数据和信息领域的优势可能进一步转化为超额收益能力。

 

二、投资环境面临新形势

(一)固定收益市场面临挑战:利率低位震荡、超长期债券供给不足

1.利率低位震荡,上行空间有限。第一,经济增速回落、劳动力供给减少、资本相对充裕背景下,成熟行业的资本回报率趋势下行,对利率顶部形成制约。第二,存款利率报价机制改革、摊余成本法理财清理等政策,压降银行负债成本,为利率下行打开空间。第三,债券市场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国内债市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2.超长期债券占比偏低,供给不足。我国10年期以上债券存量约10万亿人民币,较20万亿的保险资金规模相比供给明显不足。

(二)固定收益市场面临挑战:信用风险加剧、合意资产供给不足

1.经济转型期,信用违约风险明显上升。地产、城投和强周期行业是我国信用债和非标融资的主题,三类企业占非金融企业债券的70%。在传统行业资本回报率下降过程中,较高的债务率可能导致这些行业的违约风险上升。

2.非标融资收缩是必然趋势。一方面,监管压降融资信托、资金信托新规、15号文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导致非标融资渠道收缩。另一方面,在地产三条红线、地方隐性债务和国企债务风险管控从严背景下,城投、地产和国企等传统非标融资主体的融资能力受到限制。

(三)权益市场新特点: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周期性波动弱化

第一,宏观总需求对信贷敏感性减弱。地产、基建增速放缓,经济对货币信贷的敏感性降低。第二,供给端产业结构变化。服务业占比提升,经济内生波动性下降。第三,宏观政策调控方式变化。不搞大水漫灌、不急转弯,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第四,传统产业集中度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供给侧改革推动了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第五,资本市场结构向新经济倾斜。A股市场市值分布中,能源、材料、金融地产等占比下降,新经济(消费、医疗、信息技术等)占比明显提升。

(四)权益市场新特点:极致分化可能成为常态,传统高估值体系面临冲击

第一,经济转型期间容易出现新旧经济冰火两重天,导致估值变化。第二,很多新兴成长行业处于渗透率提升的早期,成长空间巨大,但缺乏估值体系的历史参照。第三,估值分化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场定价效率的提高,与A股市场机构化、注册制等基础制度改革完善密不可分。

(五)转型阶段需重视新兴产业,但面临更大难度和挑战

新兴产业在一二级市场都享有高估值溢价,如果因为太贵而不去投资,有可能失去重要机会,面临更大风险。但同时,投资新兴产业也面临很大挑战。第一,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并不一定构成护城河。新兴产业技术更新迭代较快,行业发展早期难以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第二,新兴产业的高估值隐含了高成长的预期和假设。一旦这些假设被证伪,有可能面临着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杀。

 

三、保险资管机构应对建议

(一)扬长补短,积极参与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

1.发挥均衡投资能力优势。保险资金的“负债经营”与“长期性”,决定了保险资金兼顾长期和短期,兼顾相对和绝对,实践中体现为“固收+”的配置模式,因此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在均衡投资方面占有天然优势,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保险资金从来没有年份是负收益。

2.发展特色策略化投资能力。未来“半委托”的模式将是主流趋势,必须发展特色策略化的投资能力。保险资管机构须向基金公司学习,补足策略化投资能力的短板。

(二)夯实内功,加强产品和客户体系建设

1.保险资管机构在产品和客户管理方面存在短板。保险资管机构出身于保险公司的投资部,主要管理集团内部资金,这导致其普遍缺乏产品和客户的概念,在泛资管进程中存在劣势。

2.产品、客户和销售能力建设需要科学的体系设计。要围绕客户体系打造商业模式,包括客户服务体系的建设、产品体系的建设、销售体系的建设和组织流程的再造。

(三)顺应时势,加快数字化转型

一方面,传统资管机构的数字化能力,与互联网公司和国际资管巨头相比不占优势。另一方面,保险资管机构可以依托金融科技手段,弥补自身短板。例如,可发展线上获客能力,布局符合线上理财要求的产品;再如,投研数字化建设有助于研究体系的沉淀、积累和迭代,对公司投研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

(四)加强风险防范和投资模式创新,更加重视权益配置价值

第一,把信用风险防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国信用违约已经进入常态化,保险资金大量持有信用类资产,持续以前的零违约、零踩雷并不现实,必须要加强信用风险能力建设,提升信用风险管理的主动性。

第二,积极探索服务新经济的模式和路径。一方面,面对存量资产,要探索REITsABS等新品种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低碳转型和新经济部门需要大量投资,可以关注清洁能源、氢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第三,在利率维持低位、合意资产供给不足的背景下,要更加重视权益类品种的配置价值,从根本上降低资产负债错配的风险。

(五)升级投研体系,从宏观驱动下沉到产业和赛道驱动

对于新兴成长行业的投资,一方面,要加强二级市场产业链的研究深度,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交叉验证,更加准确把握产业趋势和上中下游供需格局的边际变化;另一方面,保险资金投资范围横跨一、二级市场,可通过一二级市场的投研互动,在行业或公司发展初期进行跟踪研究布局,不断深化对新兴产业的理解和认识,建立认知护城河。


*本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和协会的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研究参考。转载或引用,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