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资管:全面多元 稳中求进

2017-03-20

 编者按:为提升会员单位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特在协会微信公众号(IAMACfrom2014)和官网(www.iamac.org.cn)开设“会员风采——2016年度业绩及2017年度规划”专栏,充分展现会员单位2016年工作业绩和2017年度发展规划。通知请见《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关于宣传展现会员单位2016年度业绩及2017年度规划的通知》,欢迎会员单位踊跃投稿,更多稿件请见http://www.iamac.org.cn/xhzt/hyfc/。稿件刊发顺序以会员单位反馈时间为准,敬请关注!

 公司整体运行情况:全面多元 稳中求进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资管”)作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核心成员之一,于2005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专业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平安资管前身为平安集团投资管理中心,投资管理业务起步于1997年,在过去二十年中经历国内外金融危机的砥砺,与中国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受托管理保险资金,以及为第三方各类机构客户和资金提供资产管理及投资咨询服务。


2016年,面对空前复杂的市场环境,平安资管携两万亿资产积极迎接市场挑战,顶住了利率下行和资产荒的不利影响,重点夯实核心投资能力,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和诸多雷区,以最全面优质的资产管理服务赢得客户信赖,资产管理规模实现稳步提升,成为泛资产管理行业的“领跑者”。


截至2016年9月,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资产管理总规模2.16万亿元,其中第三方业务规模跨越3000亿里程碑,近三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2%。在国际权威财经杂志《机构投资者》发布的“2016亚洲百强资产管理机构”(The 2016 Asia 100)榜单中,平安资管跃升中国第二大资产管理机构,并蝉联非国有企业第一名,这也是自2009年首次入选以来,平安资管连续第8年上榜。

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增长 树立标杆

平安资管成立之初主要管理平安集团的保险资金,但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平安市场化DNA的推动,平安资管近年来以野生思维大力拓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成为独立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凭借实力和经验积极参与到泛资管行业的竞争中去。


2016年,平安资管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成绩斐然,在管理规模、业务收入、客户拓展与产品布局等方面全面收获,领跑行业,已成为位列行业第一的独立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平安资管面向市场提供传统委托、专户管理、资产管理产品、投资顾问服务等多元业务形式,产品线实现全面布局,达成跨市场投资品种和策略的全覆盖,为受托资金提供全方位的资产管理服务及解决方案。


2016年10月,凭借过去数年持续领先的投资业绩和极致的受托管理服务,平安资管再次荣获中国保险保障基金颁发的“最佳投资管理团队奖”,这是对平安资管第三方资产管理品牌的又一次实力见证。

资产配置与品种投资:因时制宜 前瞻布局

回顾2016年,平安资管不畏资本市场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以“专业创造价值”为工作主线,关注提升核心投资能力,积极迎接市场挑战,主动把控风险,全年投资业绩优异,受到了业界权威和客户的一致肯定。

 

成绩背后,是平安资管长期将“稳健”至于首位,讲求投资流程、资金运用和投资业绩的多重稳健。当然,还有赖于在稳健的投资体系中长期熏陶出的风格稳健的人才队伍。在对2016年投资环境充分研究认知的基础上,平安资管在资产配置方面,深入分析历史数据,结合即时市场积极调整各大类资产投资比例;在股票投资方面,研究驱动投资,精选个股、谨慎操作,实现良好收益;在债券市场方面,平安资管携超二十年的固定收益投资经验,确保所投品种无一例“踩雷”,并将领先的信用评估能力转化为可操作的金融投资工具,创新编制“平安-中债可投资级信用债指数”,成为平安资管建立行业标准和提升市场影响力的重要里程碑;在基金投资方面,平安资管利用独有的基金评价体系,占据行业先机;在直接投资领域,平安资管在债权投资规模及业绩方面继续领先市场,2016年金融产品注册规模及实际提款金额均列行业第一。

远见者先行。对平安资管而言,十余年来的稳扎稳打,夯实了发展基础,为平安资管朝着中国最领先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提供了充足动力。


展望2017年,平安资管坚定响应国家号召,“严”字当头,把防控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继续充分发挥保险资管公司善于长期资金运用、专于大类资产配置、精于资产负债管理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提升资金运用的整体效率和水平,妥善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

(供稿单位: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