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意义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仍旧面对着诸多挑战:地区纷争不断加深;2008年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余波犹存;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计划陷入停滞;许多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瓶颈。
中国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在复杂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聆听中国的声音、并希望中国作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国际经济复苏等难题上发挥更有建设性的作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名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访问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设“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也随之全面开启。
“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立即成为了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日本野村证券的研究报告在评价“一带一路”时指出,“一带一路”可以帮助中国构建以中国为核心,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巨大经济圈,通过丝路基金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对沿线国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最终建成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然而,与马歇尔计划这一冷战产物不同,“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古丝绸之路,包含着中国“以和为贵、互利共赢”的传统思想,是古丝绸之路的现代复兴。“一带一路”秉承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世界各国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量的中国,推进全方位改革开放,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发展经验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为全世界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
进入2017年,3年的时间足以证明“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为中国、沿线国家、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了沿线国家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援引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为9535.9亿美元、占中国与全球贸易额的25.7%;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人民币;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达到145亿美元;累积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沿线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第一进口市场。[1]
值得关注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同样为保险业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政策保障。其中,保监会在2015年设立了3000亿元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资料显示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的一项重要投资方向[2],不仅推动了保险资金运用方式的创新,提高了资金的运作效率,也更好地推动了保险资金有序集中服务“一带一路”的建设。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也为中国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约为44亿人(约为中国总人口的63%);沿线国家经济总量为21万亿美元(约为全球经济总量的29%)。如此大的人口与经济体量所代表的市场潜力不容小觑。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投资、承包工程金额达到1163.9亿美元,其中承保“一带一路”战略清单项目38个,承保金额232.2亿美元。而2016年,我国面向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新签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合同额更是达到1260.3亿美元,可以预见留给保险资金的空间也将会更加广阔。[3]
[1] 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02/21/content_40330449.htm
[2]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03/c70731-27251442.html
[3] http://www.boc.cn/aboutboc/ab8/201704/t20170418_9282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