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时强调,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保险资管业人士普遍认为,站在当下时点,险资积极布局,主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既在支持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优化投资者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匹配了险资自身长久期需求。
日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时强调,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保险资管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一直以来聚焦自身专业化投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险资期限和规模优势,通过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等方式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建设,支持市场平稳运行、促进融资结构优化,在实现险资长期稳定回报的同时,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集中采访了多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在谈及近期市场时均提及“长期看好市场发展前景”“险资是市场‘稳定器’”“将逐步增加权益配置比例”的观点。
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的复杂内外部形势,今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而波动加大。在新华资产总裁张弛看来,本次资本市场受影响的主要原因包括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滞胀风险预期等,多重内外部因素共振引发市场风险偏好快速降低。
“不过,经济波动和市场波动是正常的。”阳光资产总经理彭吉海表示,保险资管公司应始终坚持价值投资就是关注企业自身的内在价值,以获取潜在的企业业绩回报作为主要投资收益;坚持长期视野,寻找高质量增长的优质企业进行价值投资,积极配置权益类资产。
我国经济韧性强、政策空间大,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入,其吸引力也不断提高。
张弛表示,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阶段,经济总量增长的韧性较强,宏观政策发挥空间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项改革措施持续落地推动行业结构不断优化,良好的宏观环境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形势越复杂,投资者越需要冷静和理性。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克服短期市场波动的干扰,坚定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信念。”人保资产总裁曾北川表示,当前,权益市场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短期的非理性调整正是险资加大长期布局的良好时机,这也恰与保险资金的负债属性和投资运作规律相契合。
与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机构投资者相比,保险资金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负债久期长,人身险占比接近90%,负债久期普遍在10年期以上;二是资金体量大,2021年,险资运用余额已突破23万亿元,其中二级权益占比基本稳定在10%至12%之间;三是负债成本相对刚性。这些特征决定了险资始终以资产负债匹配为根本目标,追求长期收益,市场调整时会主动增配权益资产。
保险资金加仓“弹药”充足
接受记者采访的保险资管业人士均认为,站在当下时点,险资积极布局,主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既在支持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优化投资者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匹配了险资自身长久期需求。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险资运用余额达23.4万亿元,其中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2.9万亿元。截至2021年末,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管理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余额3.2万亿元,主要投向债券、股票等。
大家资产总经理吴剑飞表示,保险资金具有长周期投资的天然属性,又具有“逆周期”的特点,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从资金特征来看,险资作为稳定的长期资金,不用担心在市场低迷时被迫赎回,从而被动卖出。因此,险资投资立足长期,重视估值,在市场大幅下跌、估值具有投资价值时,有能力、有意愿采取越跌越买的逆势操作,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
“长期来看,低位加仓也使保险公司权益投资取得较好回报;从负债端来看,在权益市场财富效应下降时,收益稳健的保险产品更容易获得客户青睐,从而能给保险公司带来增量资金,进一步提高了其逢低买入权益类资产的能力。因此,之前几次资本市场低迷的时候,均有险资入市,发挥出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吴剑飞说。
2020年,银保监会放开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根据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风险状况等指标的不同,权益类资产可配比例在15%至45%不等。
根据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2月,保险公司配置股票和证券基金的比例为12.6%,距离监管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对此,吴剑飞表示,按照30%平均比例上限,扣除其他权益类资产后,预计还有接近10%的提升空间,对应超过2万亿元的增量资金,加仓“弹药”充足。
“经过多年实践,险资参与资本市场开展权益投资,本质上是对经济社会变革的认知,唯有顺应国家大政导向,把握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方能分享生产力要素增长带来的长期价值红利。”太平资产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将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
面对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保险资管公司在参与资本市场建设、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大有可为。
华泰资产相关负责人认为,在投资决策上,保险资金以资产的价值判断为核心依据,因此保险资金的投资决策往往是逆向的,在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时常常为资本市场注入信心。在当前复杂和不稳定的全球市场背景下,保险资金继续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谈及保险资管公司对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实体经济的预期以及可能的投资方向,华泰资产上述负责人还表示,由于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未来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投资:一是当前权益估值水平已经回到合理为主,将逐步增加权益配置比例;二是优质的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出,将通过定增投资等形式助力优质企业实体融资;三是保持严格的风控标准,增加对国家鼓励产业的债权型投资。
曾北川表示,从配置权益投资的角度来看,股票投资方面,人保资产将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专业投资及责任投资”的理念,将自上而下选赛道和自下而上选个股相结合,构建符合经济发展方向和穿越周期的投资组合,重点关注消费升级、科技创新、健康养老和绿色低碳等四大赛道投资机会,做好战略布局;股权投资方面,公司将围绕集团卓越保险战略,重点聚焦乡村振兴、智慧交通、健康养老、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等六大国家战略服务领域增加股权投资规模,积极践行金融央企责任和担当。
彭吉海在谈及阳光资产未来大类资产如何配置时表示,在价值理念的指引下,保险资金在传统价值和新兴成长方向上均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国内的传统行业经过多年来的优胜劣汰,已沉淀下大量优质公司,这些公司经营稳健、自由现金流充裕、注重股东回报,且良好的现金分红和估值提供了安全边际,通过持有这类标的可满足险资绝对收益回报要求;在新兴成长方面,无论是核心资产还是新兴产业赛道,我们都将在前瞻性的产业研究基础上,回归到企业价值本身,选择潜在优质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分享企业价值增长带来的长期回报。
从监管部门看,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充分发挥险资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进一步丰富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渠道,鼓励保险资管公司加大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发行力度,加大对股票、债券等投资支持力度,建立起健全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保险机构牢固树立长期投资理念。